瑞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
费经理:137-8362-8963
张经理:188-3809-0906
王经理:177-8815-6001
瑞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
费经理:137-8362-8963
张经理:188-3809-0906
王经理:177-8815-6001
分汽包(又称分汽缸、蒸汽分配器)是蒸汽系统的核心设备,主要功能是稳定蒸汽压力、均匀分配蒸汽至各用汽单元,并分离蒸汽中的凝结水与杂质,其组成需围绕“安全承压、高效分配、实时监测、便捷维护”四大核心需求设计。以下从主体结构、功能附件、安全组件、辅助装置四个维度,详细拆解分汽包的完整组成:
一、主体结构:承载与分配的核心
主体是分汽包的“骨架”,需满足高压蒸汽的长期承压需求,核心部件包括:
1. 承压筒体(壳体)
材质:根据蒸汽参数(压力、温度)选择,常见为Q345R低碳合金钢(适用于中高压蒸汽,压力≤10MPa、温度≤400℃)或20#优质碳素钢(适用于低压蒸汽,压力≤2.5MPa、温度≤300℃);若蒸汽含腐蚀性介质(如化工场景),需采用304/316L不锈钢。
结构:多为圆柱形卧式结构(少数立式用于空间受限场景),两端焊接椭圆形或碟形封头(受力更均匀,避免应力集中),筒体长度根据分汽口数量确定(通常13米,需预留检修空间)。
设计要求:需符合《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》(TSG 212016),壁厚由蒸汽压力计算确定,通常为820mm,且需进行水压试验(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.251.5倍)。
2. 蒸汽进出口接管
主进汽口:位于筒体一端或中部(靠近封头处),管径较大(通常DN80DN200),需与主蒸汽管道匹配,接口处设加强圈(增加承压强度),部分场景会加装蒸汽稳流板(减少蒸汽冲击,避免“水锤”)。
分汽口(支管接口):沿筒体长度方向均匀分布,数量根据用汽单元确定(通常28个),管径按各支路蒸汽流量计算(DN25DN100),每个分汽口均焊接法兰(便于连接支管阀门),且需设置阀门安装平台(方便操作与维护)。
二、功能附件:保障蒸汽品质与分配效率
此类附件用于优化蒸汽参数、分离杂质,确保输出蒸汽满足用汽设备需求:
1. 内部汽水分离装置
挡板式分离器:在主进汽口后方设置弧形挡板,蒸汽撞击挡板后,凝结水与杂质因惯性分离,沿筒壁流入疏水口(适用于中低压系统)。
旋风式分离器(高压系统专用):筒体内设螺旋导流叶片,蒸汽旋转时产生离心力,将水分和杂质甩向筒壁,分离效率可达95%以上,避免湿蒸汽影响用汽设备(如换热器、汽轮机)。
2. 疏水排污组件
疏水口与疏水阀:位于筒体底部更低点(12个),连接疏水阀(通常为浮球式或热静力式),自动排出分离后的凝结水,防止“水塞”或管道腐蚀;疏水阀前需设切断阀,便于检修。
排污口:位于筒体底部或封头处,设手动排污阀(通常为闸阀或球阀),定期排放沉积的铁锈、水垢等杂质,避免堵塞分汽口;高压系统需设双阀排污(两道切断阀,防止泄漏)。
3. 蒸汽过滤装置(可选)
若用汽设备对蒸汽纯度要求高(如食品、医药行业),主进汽口会加装不锈钢滤网(精度100200目),过滤蒸汽中的固体颗粒杂质,滤网需设计为可拆卸式(便于清洗更换)。
三、安全组件:防止超压、超温,保障设备安全
分汽包作为承压设备,安全组件是法定必备部件,需符合《特种设备安全法》要求:
1. 安全阀
数量与位置:至少1个,安装在筒体顶部或封头更高处(确保能排出所有蒸汽),若分汽包容积>100L或压力>4MPa,需设置2个安全阀(一用一备)。
参数要求:安全阀的整定压力≤分汽包设计压力(通常为设计压力的1.05倍),排放量需大于主进汽口更大蒸汽流量,材质为不锈钢(耐腐蚀),且需每半年校验1次(由具备资质的机构执行)。
2. 压力表
安装位置:在主进汽口附近和筒体顶部各设1块,便于监测进口蒸汽压力和筒内压力,表盘直径≥100mm(读数清晰),量程为设计压力的1.53倍(避免过载损坏)。
附加要求:压力表需带压力变送器(连接中控系统,实现远程监控),且需加装压力表弯(缓冲蒸汽冲击,保护表芯)和切断阀(便于更换压力表)。
3. 温度测量接口
筒体顶部或主进汽口处设热电偶/热电阻接口(通常为PT100铂电阻),监测蒸汽温度,温度超标时联动中控系统报警,避免超温导致材质劣化;接口需密封良好,防止蒸汽泄漏。
四、辅助装置:提升安装、维护与运行便利性
1. 支座
支撑分汽包重量,通常为鞍式支座(卧式结构)或裙式支座(立式结构),材质与筒体一致,支座底部设地脚螺栓(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),避免设备运行时振动移位;支座与筒体之间需加隔热垫(减少热量损失)。
2. 保温层
筒体外侧包裹保温材料(如岩棉、硅酸铝纤维毯),外层设镀锌铁皮或彩钢板保护层,减少蒸汽散热损失(保温后表面温度≤50℃),同时防止人员烫伤;保温层需在阀门、压力表、安全阀等附件处预留检修口。
3. 人孔/手孔(可选)
对于容积>1m³或长度>2m的分汽包,需在封头或筒体侧面设人孔(直径≥400mm,便于人员进入检修)或手孔(直径150200mm,便于小型工具伸入清理),人孔/手孔盖采用螺栓紧固,密封面加耐高温垫片(如石墨垫片),防止泄漏。
4. 铭牌
固定在筒体明显位置,标注分汽包的设计压力、设计温度、容积、材质、制造单位、出厂日期、特种设备代码等信息,便于监管与维护。
总结:分汽包组成的核心逻辑
分汽包的各组成部分需形成“承压承载→蒸汽分配→品质优化→安全防护→便捷维护”的完整闭环,其设计需结合蒸汽参数(压力、温度、流量)、用汽场景(工业、民用、化工等)及特种设备规范,确保在长期高压运行中兼具效率与安全性。例如:低压民用分汽包(如酒店供暖)可简化内部分离器,重点强化保温与压力表;高压化工分汽包则需升级不锈钢材质、旋风分离器及双安全阀,满足防爆与耐腐蚀需求。